NEWS CENTRE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大家】投资的世界没有秘诀只有常识!大成基金刘旭:

  编者按:随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高速发展,A场已走进机构领唱的新时代,为此,证券时报·券商中国特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家”,对话资管行业领军人物,专访长期业绩表现优异且拥有独特投资理念的财富掌门人,以便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资管机构、理解价值投资,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并为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推荐更多您最敬佩的投资精英,我们将会带领大家一起走近“大家”。

  跌宕起伏,风格不断切换,能够连续多年持续跑赢沪深300指数,短中长期均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可谓凤毛麟角,大成基金基金经理刘旭正是其中之一。

  刘旭中学时代是专业乒乓球队员,后就读于厦门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有超过12年从业经历,其中超8年投资管理经验;2009年硕士毕业后曾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任审计师;2011年2月转到广发证券研究所任研究员;2013年5月加盟大成基金研究部任研究员,后任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监、公司董事总经理。

  刘旭目前在管七只基金,截至2023年9月30日,所有产品均获得了正收益。其中管理时间最长最有代表性的为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过去7个年度连续跑赢沪深300,并两度获得基金行业权益类奖项大满贯。刘旭自2015年7月29日管理该基金,到今年9月30日,取得任职收益2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60%),任职年化收益为17.38%。

  作为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代表性人物,刘旭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他对价值投资有何理解?如何把价值投资做到知行合一?券商中国记者日前专访了刘旭,他真诚坦率,讲述了价值投资的深刻内涵,以及价值投资之路的艰难和不易。

  “我是可以被延迟满足甚至性格上比较‘钝’的人,这与价值投资理念比较适配,在面对市场大跌甚至熔断时,我不会感到很恐惧,在市场大涨时也不会特别乐观。如果对波动和噪声反应太敏感,在市场波动很大时,很容易被动或主动做出很多操作性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对投资不利。”

  “贪婪和恐惧是人的天性,如果有超越当下市场的认知,能前瞻性看到企业的价值,就有底气‘在大家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在大家恐惧的时候你贪婪’。”

  “我们情绪波动的根源是对企业价值的理解不够,从这个角度,我对自己能力要求的压力,远远大于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

  “全方位能力的建设过程非常漫长,需要一定的天分,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刻苦,每天进步一点点,从操作上,你可能感受不出来我的理解不一样了,但我自己心里知道这种变化。我希望通过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慢慢捅破一层层的窗户纸,最后见到事物的。”

  “再好的公司如果买贵了也会有风险,因为未来不可预测。我是希望越安全越好。这个安全可能是产业地位带来的,也可能是报表带来的,一般 PE不超过 20、 PB 尽量不超过2。当然也不是越便宜越好,还要看行业,现在有一堆 2倍PB的公司并不好。”

  “随着投资生涯的不断积累,我越来越不敢谈能力圈了。因为研究越深,越觉得投资要审慎、要敬畏;因此觉得能力圈其实是很奢侈的事,不是我们自以为的样子。投资人最根本的能力圈不是看哪个行业,而在于是否有一个基础的、更具普适性的方,能够更准确地分析问题。经过多年训练,我已经习惯于以一种比较精确的方式描述世界、接触世界和分析世界,这是最重要的。”

  “过去一个多月,只要手里有点闲钱,我都会申购大成高新技术,特别是市场创新低时,我肯定会申购。”

  刘旭:我是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投资者,没有秘诀,只有常识。我买的很多公司都经过长期跟踪,有的跟了好多年,虽然有时也会看错,但长期下来,犯错的概率比多数同行要小一点。

  其一,我不博弈,不赚认知以外的钱,对能力圈外的事物保持敬畏,很少“在意”市场涨跌和风格轮换;

  其二,我不参与明显被高估的标的,比较注重安全边际,买入股票时非常慎重,会计算个股在悲观环境下的估值,尽量减少乐观预期证伪的风险,努力减少投资者在高位的风险暴露;

  其三,我不太预判行情走势,更多是判断企业价值会怎么变化,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挑选确定性较高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只要整体逻辑未变,就会一直持有到实现目标收益,中间较少择时,较少做波段。

  刘旭:我做投资7~8年时间,应该在从业两三年后,整个理念就已经固化下来了,就是基于企业价值去做投资。

  我早期是大成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徐彦老师的助理,他比较古道热肠,愿意带我们,给了很多指导;他的言传身教也给我打了个样,让我知道长期坚持价值投资是正确选择;同时我自己在这方面可能也稍微有些天分,通过广泛阅读、深入思考、不断总结,比其他人吸收的更多一点,就这样逐步走上这条路。

  刘旭:我是可以被延迟满足甚至性格上比较“钝”的人,这与价值投资理念比较适配,在面对市场大跌甚至熔断时,我不会感到很恐惧,在市场大涨时也不会特别乐观。如果对波动和噪声反应太敏感,在市场波动很大时,很容易被动或主动做出很多操作性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对投资不利。

  刘旭:我觉得首先是对能力的要求,其次才是对性格的要求。心态不好对应的是专业能力不够,对企业的真实价值看不清楚,在下跌或上涨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情绪影响。在上涨时很乐观,只看到公司好的一面,在下跌时又很悲观,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其实它一直都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只不过你没有看到而已。

  贪婪和恐惧是人的天性,如果有超越当下市场的认知,能前瞻性看到企业的价值,就有底气“在大家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在大家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如果知道一家公司未来能涨很多倍,相信每个人都能保持很平和的心态。

  我们情绪波动的根源是对企业价值的理解不够,从这个角度,我对自己能力要求的压力,远远大于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

  刘旭:在我看来价值投资不只是理念,这个理念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能力支撑,包括对很多行业商业常识的理解,以及商业常识背后的方,是否有足够理性分析的态度等。价值投资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整体,包括知识体系、思维框架、投资能力等,是从理念到能力的一个系统工程。

  刘旭:社会在快速变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要超越大众的认知看到企业的价值,对企业价值建立清晰的判断非常不容易。2019-2020年对核心资产给予了非常高的溢价,当时很多基金经理言必称“天花板护城河”,大家都觉得挺简单的,回头看很多投资者没有赚到钱。“天花板护城河”只有短短6个字,但在这么复杂的社会中,有这么多生态的边界、监管的边界,只有极少数的生意可以很简单地描述,而且这还是因为它们做出了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概念就几个字,但要贯彻下去,真要上仓位,对研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我做了七八年的投资管理工作,前期还做了4年研究,但感觉在一些领域只是刚刚入门。社会很大、行业很多,我只能一个个突破,在我自己懂的有切身感受的,或者在做研究员期间看得比较多的行业中,慢慢加深认知,争取在自己懂的行业中把钱赚到,然后再随着能力的提高一点点一个个领域地去拓展。在不懂的领域,尽量减少它的上涨和下跌对自己心态的影响。

  刘旭:2019年我形成了初步的投资框架,但在2021年又进行了非常多的修正和完善。我也是在上路之后发现,价值投资的内涵从字面上理解和从实践中经历完全不一样,实际运用时问题非常多,很多细节需要不断完善。

  我原来的想法很硬、很程序化,比方学习了巴菲特的书,知道了“天花板”、“护城河”这些价值投资理念,但如何理解并在投资中融会贯通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每个生意及其背后的管理人均有不同特点,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反思,才能够理解透彻这些特点,是非常有难度的。只有深入理解了不同生意模式后,才明白原来巴菲特说的“天花板”这三个字要这样去解读。

  刘旭:我们常常想当然地以为世界是什么样子,其实我们离客观世界还差得很远。我们看待事物就像盲人摸象,你摸到大腿,我摸到鼻子,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而能摸到什么,完全是路径依赖加上一部分性格。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物,每个人能看到的都不一样。比如桌上这瓶水,咱俩看到的可能就不一样。面对同样的公司,我与巴菲特看到的也不一样,我怎么才能达到他的水平,一下子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做价值投资没有任何捷径,只能靠一个一个案例去积累,通过不断的血的教训,不断反思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不断完善底层的方。

  刘旭:我在内部经常说,我才做七八年投资,时间还太短,只能算投资小将,海外的投资大佬都有几十年投研经验,海外的分析师很多头发都白了才当上基金经理,现在我头发也白了,应该说是走过了第一阶段,后面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我每天上班加班,很努力地思考,所有工作都是希望提升我看公司的功力,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更客观理性地分析一家企业到底该值多少钱。等到水平足够高,能把眼罩摘开,就能看到全貌。

  这是全方位能力的建设过程,非常漫长,需要一定的天分,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刻苦,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今天跟上个月、前一年,看问题肯定不一样,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有些不同。从操作上,你可能感受不出来我的理解不一样了,但我自己心里知道这种变化。我做研究员时负责看家电,当时就在研究家电龙头公司,直到今天,我对这些公司的理解还在不断加深。

  刘旭:最早我更偏向于财务层面、行业竞争格局、是否赚钱等,经过多年不断迭代,我开始关注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企业家的个性风格、企业给社会创造的价值,它未来的战略以及在这个战略下它会成为怎么样的一家公司。因为底层的投资框架在不断变化,对公司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变化。

  刘旭:我2017年投资的一家公司,一直持有到现在,算是我投资时间最长的公司。这家公司一路跟过来,我慢慢从一片模糊知道什么叫产品、什么叫把产品做好,然后到什么叫运营、不同的运营方式为企业带来的影响,再到这个不同运营方式可能是企业家选择的结果,一个企业家的心有多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本身能力、行业的周期性等方方面面。可谓实践出真知,通过长期跟踪一些公司,可以加深我对企业的理解,提升我分析判断企业的能力。

  第一维是商业模式。包括公司产业链上的定价能力、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和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以及产品本身的技术迭代风险等等。

  第二维是赛道长度。包括公司产品在行业的渗透率如何,以及市占率和竞争格局;产品能否有价格弹性,产品升级的空间有多大;企业能不能开拓出一些新的赛道,是否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第三维是竞争优势。比较企业与其他同行,争取找到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公司,比如有独特产品、有精细化的运营体系、有超强的销售和渠道队伍、有无法复制的品牌优势等。

  第四维是卓越管理。伟大的企业家会缔造伟大的企业,他会让企业能够超越行业的一些经济特性和阶段性限制。

  刘旭:我做投资大约7~8年,真正前瞻于市场看到机会,并且获得不错回报的,可能一只手是数得过来。在偶尔成功的几个案例里面,有几个共性,第一,企业它要具备一个点,形成清晰的竞争优势,能够让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你刚好对这个点非常敏感,能很快GET到这个点,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它们都比较便宜,能够提供一个有安全边际的估值水平,我自问没有能力战胜这个市场,不太敢买贵的东西。

  刘旭:如果一定要排个先后的话,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是觉得好价格更重要一点。再好的公司如果买贵了也会有风险,因为未来不可预测。例如前几年核心资产暴涨,有家公司被炒到 100 倍PE,理由是只要未来十年每年增长15%就值得起这个。


ca88登录页面 上一篇:先进理念+高精技术助力康打造品牌护城河 下一篇:基层妇联动态 守护护城河 巾帼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