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RE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厚植新质生产力:青岛决胜未来的“王牌”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的要素。回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每一次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都源于科技创新蓄积的发展势能。

  作为一座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完备的北方经济重镇,在中央层面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青岛也在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力求实现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相较于其他城市,青岛无疑是幸运的。以海尔为代表的一批深度参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不仅是青岛企业创新发展的榜样,更凭借自身不断输出的新产业、新模式与新动能,成为青岛角逐新质生产力的一张“王牌”。

  1月27日,海尔集团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发布了“海尔集团2023年度创新成果”。其中显示,在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海尔实现全球收入3718亿元,增长6%,全球利润总额267亿元,同样增长6%。

  龙头企业加力发展,取得不俗的发展成果,青岛这座创新之城也在主动放大企业之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领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在时代浪潮中紧抓关键优势,青岛已经找到了破题的新路径。

  作为青岛唯一一家营收突破3000亿元的企业,海尔是绝对意义上的城市“龙头”企业。因此,其之于城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突出矛盾之下,海尔在全球收入以及全球利润总额两项核心经营指标上,双双实现6%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6%的增速不仅仅是建立在外部环境不稳的背景下,更是基于海尔自身本就较高的营收和利润基数的背景下。如此看来,海尔去年的业绩表现可谓含金量十足。

  截至2023年,海尔已连续15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连续5年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入选“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名持续提升;连续7年入选谷歌和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位列行业第一。

  在这些“第一”与“唯一”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海尔对于自身战略主赛道坚定不移地聚焦,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全球消费者对于海尔的认可。

  此外,已将“创新”刻入企业基因的海尔,在技术创新方面也继续展现出了一家龙头企业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透视海尔2023年创新“成绩单”,颇为吸睛:2023年,海尔新增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新增中国专利金奖1项,累计12项,行业第一;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新增6152件,累计29486件,连续10次领跑全球;新增国际标准发布9项,累计国际标准发布106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770项,全球标准专家100余位,行业最多。

  在此背后,诸如突破磁控冷鲜、3D透视烘干、可变分流等行业原创科技,自主研发BaaS数字工业操作系统、工业大脑、智家大脑等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超高速离心机、斯特林制冷等底层共性科技难题,这样对于高精尖技术的攻坚,也是海尔能够穿越周期,保持稳健增长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尔迎来了创业的第40个年头,在这样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也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海尔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并用五个“发展”擘画出了海尔2024年的发展路线图:

  在周云杰提出的五个“发展”中,战略布局方面,聚焦两大赛道;战略路径方面,推动变革升级,与创新密切相关。

  智慧住居赛道方面,在国内,海尔大家电实现4倍于行业的增长,市场份额达到28.1%;在北美,通用家电连续7年成为北美市场增长最快的家电公司;在日本,海尔冰箱和洗衣机年度份额为行业第一。

  而针对智能家电这一青岛传统优势产业扩能升级的需要,作为“链主”的海尔在2023年陆续投产了倍世(BWT)海尔智能净水工厂、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冰箱智能制造(一期)等新建项目,并通过收购开利商用制冷等措施加大产业全球协同布局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

  自身加速布局同时,海尔还依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吸引如德国代傲、尼得科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在青岛实现本地化布局,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家电产业的延链强链补链,而这正是“发挥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以制造全球化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生动诠释。

  面向2024,周云杰提出海尔要成为全球第一品牌、第一规模、第一市值的智慧住居生态型企业,而作为企业发展的“护城河”,技术创新也成为海尔剑指第一的最大底气所在。

  周云杰提到,2024年海尔将以国创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载体,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智家大脑、工业大脑等平台级技术,布局芯片、算法、OS、机理等一系列基础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别要提到国创中心,其全称为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由海尔集团联合中国家电院、中国电科院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等共同发起,2021年11月由工信部正式批复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现已集聚超200人的跨国籍、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创业团队,集合行业60%的整机和关键配套企业,并覆盖本领域80%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透过国创中心这一平台,可以清晰看到海尔发力新技术的底层逻辑:一方面与行业生态伙伴联动,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则依托高能级平台,链接全球优质创新人才。

  而在培育出适宜创新的发展生态并集聚足够丰富的优质创新要素后,海尔也在主动引导这些要素实现互动耦合,进而为企业不断输出新技术夯实基础。

  在产业互联网赛道,海尔明确要做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创汇创业加速平台和海永顺跨境服务平台,做深大健康产业互联网、城市治理产业互联网、汽车产业互联网、新能源产业互联网四大垂直行业。

  其中,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搭建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创汇创业加速平台聚焦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海永顺跨境服务平台则主要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致力于成为赋能国内优势产能出海的首选平台。

  垂直行业方面,在汽车产业互联网领域,卡泰驰汽车零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城市,成为全国汽车零售连锁第一品牌。基于罗伦士奔驰高端改装,卡泰驰推出行业内首个汽车改装数字工厂,产量实现三位数增长,成为奔驰高端商务改装第一品牌。

  而在健康产业中,海尔首创的智慧药房低温自动化解决方案,现已实现单场景价值从百万级向千万级的跨越。而在非洲,海尔生物医疗也为乌干达、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提供了疫苗注射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眼下,海尔也围绕健康产业不断“开疆拓土”。2023年12月29日,海尔入主上海莱士,待交易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成为这家国内血液制品领域龙头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莱士的主业就与海尔的健康产业能够形成有效联动,不仅可以完善海尔在血液产业链的布局,更将提升海尔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综合能力。

  不论是在新技术方面加速破局,还是探索布局新产业,海尔的行动正契合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所谓世界一流企业,是指拥有极强的规模实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备全球领先的产品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所在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处于第一方阵的企业。

  对海尔而言,在以技术创新夯实“内功”同时,也要继续展现出龙头企业的担当,为行业发展持续输出可供借鉴与复制的发展模式。

  对此,海尔也颇有前瞻性地将“加速模式创新”列为企业战略路径之一。正如周云杰所说,智能交互引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大规模定制是智能交互引擎的核心抓手,海尔要在智能交互引擎上形成引领,从赋能海尔到赋能产业经济。

  这就好比“盲人摸象”,如果只摸到了象的耳朵,解决方案可能就是拿一个筐,把耳朵拎走;如果摸到的是整头大象,解决方案就会是集装箱,用卡车把它运走;但是如果摸到了整个象群,解决方案则可能是修桥、修路。

  简而言之,海尔不仅在为自身发展培育新产业,也在为行业孕育新动能,更在主动向外输出新模式,正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去年12月31日,青岛市委曾赞荣到胶州市调研期间,曾专门前往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并提到要支持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努力在高端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上当标杆、创一流。

  作为山东重点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海尔卡奥斯已连续5年位居工信部双跨平台榜首,链接企业90余万家,赋能企业16万家。2023年,“工赋青岛”共赋能青岛企业5000余家,新增工业产值350亿元。

  不同于龙头企业本就具备一定优势,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并不轻松,也就更加需要“外力”在关键节点适时介入。

  这种外力所指向的,不仅仅只是政府所营造的优渥营商环境,更是要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给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造,而这就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加持。

  因此,在青岛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海尔卡奥斯数字化赋能的平台效应,与青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客观需求,也称得上是“一拍即合”。

  事实上,海尔对于生态系统的聚焦,在2024年新推出的品牌口号——以生态共创无限可能中,也能看出一二。

  这其中,“生态”寓意海尔致力于构建身份、知识、地域的开放生态,打破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的界限;让生态伙伴在海尔生态创价值、共享价值则是“共创”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无限可能”表达的是当更多界限被打破,更多个体和组织的创造力被激发,新的价值也将不断涌现和持续裂变。

  对青岛而言,当培育新质生产力被摆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优先级上,确实需要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做出表率与示范。

  要知道,不论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创新联合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城市孕育更多创新动能;还是以工业互联网之力赋能千行百业,以新模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海尔都拥有成功的实践。

  事实上,对于新质生产力这样一个新兴事物而言,各地也都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实践越多,就越能让城市少走弯路,也就越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制高点。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海尔能为青岛带来的,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的“面子”,更有望帮助青岛在日益激烈的城市排位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


ca88登录页面 上一篇:星火V35和语音大模型发布 进一步拓宽科大讯飞护城 下一篇:北京市一季度前将开工百个防洪排涝项目